不少女性在分娩后
可能会出现
↓↓↓
如果您出现了以上情况
很可能患上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什么是盆底肌?
盆底肌功能状态决定了你是否会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或发生哪一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即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它像吊床一样在会阴、肛门处托起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盆底不仅承载着人体几乎70%的重量,在女性年轻的时候,因为盆底肌弹性特别好,一直维持着我们的身材曲线、性生活快感、排尿、排
便等多项生理功能。可以说盆底主宰着女人一生很多重要的东西。
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
盆底肌的功能
1、性:性快感和性健康。
2、括约:控便、尿控。
3、支持:承载支持着盆底脏器(膀胱、子宫、直肠)。协调完成腹部——盆骨生物动力学。维持阴道紧缩度、抵御外来有害细菌。
女性盆底问题主要症状
1.大笑、咳嗽、打喷嚏、爬楼梯、拎重物、运动、走路等日常活动时尿液不自主流出。
2.尿频、尿急、憋不住尿。
3.以粪便量及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为主要症状的便秘。
4.偶尔或时常粪便不自主排出。
5.下体坠胀感或有异物感;走路、跑步、做家务等时自觉下体有东西脱出。
6.产后漏尿、性生活时漏气、性交疼痛、子宫脱垂等。
7.性生活时漏气或性高潮感减少或缺乏。
8.性生活时有疼痛感或伴性生活时阴道不经意的痉挛。
9.外阴痛、膀胱疼痛或肛门直肠痛。
那么,盆底肌损伤该怎么办?
1.在家自己进行盆底功能操
产后妈妈在家自己进行盆底功能操,即提肛运动,通过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肉,来帮助恢复盆底功能。
提肛运动方法一:收缩肛门、会阴2-3秒,放松2-3秒,每天100次,分早、中、晚完成。
提肛运动方法二:收缩肛门、会阴5-10秒,休息放松5-10秒,再重复上述动作,连续做5-10分钟,每天做两次。
2.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一般在产后42天,没有恶露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盆底肌评估。产后42天到半年以内是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最佳时间。在国外,产后盆底筛查和康复是作为常规项目开展的,但是在国内还没有普及,大部分产后妈妈都忽略盆底康复。
对于盆底肌损伤和盆底功能障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生物反馈训练、电刺激治疗或者相关的手术治疗。对于重度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情况,更适合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推荐生物反馈训练结合电刺激的治疗模式,10次为一个疗程,每周二次,每次20分钟,不用吃药和手术,无痛苦,产妇在轻松愉快中完成治疗经过。
妇科门诊安排
![]() |
宗国霞 妇科主治医师 |
广东省女性生殖协会委员、佛山妇幼外科学会委员,从事妇科临床工作多年,熟练掌握各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各类不孕不育症的诊治,尤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和宫颈癌的阻断和筛查上经验丰富。并在顽固性生殖道炎症和宫颈病变的诊治上有独特的手段和见解。
开诊时间: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咨询电话:8310 5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