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一、发展历程
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是佛山市卫生健康局直属公益二类三级医院,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医院始建于1960年,前身为佛山市结核病防治所,为独立的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1983年从市东下路迁至丝织路20号,1994年7月经市政府批准,兼并市第四人民医院结核科,加名为“佛山市慢性病防治院”,在结核病防治基础上拓展慢性病和老年病诊疗业务。
2011年,佛山市慢性病防治院更名为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挂佛山市结核病防治所牌子,主要任务:负责全市结核病防治的防控、监测、科研和业务指导;负责佛山市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与管理;开展结核病的门诊、住院医疗;协助开展结核病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承担拓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染病及职业病等治疗业务,承担全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的传染病救治工作。
2013年医院整体搬迁至禅城区金澜南路106号现址。
2014年作为佛山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的传染病应急救治后备医院,承担埃博拉出血热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等急性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市级定点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佛山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全院齐力同心、舍身忘死、精准施策,以责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2023年3月,医院加挂佛山市卫生应急医院牌子,业务范围增加承担佛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保障和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工作。同年9月,医院核定为三级传染病医院。
2024年4月,医院成为佛山市职业病救治定点医院。
 


二、医院规模
(一)院区建设
医院坐落于佛山市禅城区南部东平河畔,位于金澜南路106号总占地面积20333.79㎡,总建筑面积60792.17㎡。
院区内有6幢建筑用于健康诊疗服务。其中:
1号楼设有门诊部、客服中心、收费处、检验科、影像科、药剂科。门诊部设有普通内科、呼吸内科、中医与康复科、儿内科、妇科、外科等诊疗科目。
2号楼一楼为结防门诊,二楼发热门诊、感染门诊,三楼为医学美容科等诊疗科室。
3号楼为血透中心、结核科病区等科室,结核病区开放床位86张。
4号楼正在建设中
5号楼、6号楼为公共卫生与应急传染病大楼全部投入使用后能达到500张病床其中,5号楼共7层为后勤楼,6号楼共14层为住院楼,设有综合内科病区、呼吸与危重症科病区、手术室、ICU、实验室健康管理科等科室。
(二)学科建设
医院结核科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级医学重点专科。呼吸与危重症科、血液净化中心医学重点培育专科呼吸与危重症科是佛山市首家通过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认证科室。
健康管理科作为佛山市首家同时具备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佛山市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公务员体检及驾驶员体检资质的专业机构,承担佛山市及周边地区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健康体检与健康监护工作。同时,设有预防接种门诊,目前可接种肺炎、流感、甲肝、乙肝、戊肝、带状疱疹、HPV(二价、四价、九价)、破伤风、麻腮风等疫苗接种工作,持续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便利的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助力构建个人和家庭免疫屏障。

三、医院设备
医院持续更新和引入先进的医疗全面提升临床服务能力。现配置有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128排CT)、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内镜电子支气管镜检测系统、腹腔镜系统、支气管镜导航系统、双能X线骨密度仪、肝功能瞬时弹性成像系统、体外膜肺系统(ECMO)、全数字化通用型大平板血管造影系统(DSA)、血液透析设备、连续性床旁血滤机(CRRT)、高频叠加喷射手术系统、重症信息系统、二氧化碳手术激光系统、氩气刀治疗系统、激光和脉冲光工作站、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系统、流式细胞分选系统、核酸测序系统、免疫分析设备、细胞分析仪、PCR分析仪等医疗设备医护技术人员通过这些设备可高效应对大部分常见疾病,并为部分疑难专科疾病的诊疗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医院发展愿景
医院秉承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医疗质量为核心的管理理念,以“打造医防融合、平急顺转的现代化综合医院和高水平公共卫生中心”为发展愿景,依托结核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优势专科,强化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特色,推动形成“强专科、精综合”的发展格局,着力构建应急学科群、感染性疾病学科群、肺部疾病学科群带动下的多学科发展模式,深化慢性病管理和传染病防控融合,全面提升卫生应急与紧急医学救援能力,逐步建设成为集医教研管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并以此为基础,拓展构建技术领先、设施先进、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东平片区三级综合性医院,佛山市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佛山市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佛山市卫生演训中心、佛山市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公共卫生研究转化平台。